站内搜索 关键词: 类别: 范围:
 
二十集电视剧本《我爱你,东北的雪》--内容
 
授权级别:授权发表 作品类别:舞台剧剧本-快板 字数:  编辑:fanhoulai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0/1/31 17:37:00  最新修改:2010/1/31 17:37:00  阅读:
二十集电视剧本《我爱你,东北的雪》
作者:徐凤学
小品大全网专业代写各种小品、相声剧本。电话:电话:13715619157 QQ:870671008
分集大纲
  序幕
  初冬的松花江大桥上,天上飘着雪花,桥上仍然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桥下的江水还没有封冻,那些大货轮仍在江中航行,大小旅游船只多数都停靠在江边,仍有人划着小船在江里撒网打渔,岸边也还有游人来往。突然,一个中年人从桥上跳进江里,在人们的惊呼声中,车停行人止步,许多人奋不顾身跳进江中救人。在江边玩耍的人们听到或看到有人跳江,也都跳进江里去救人。江上的渔船或货船也靠拢过去救人。投江的人被救上来,有认识的人突然惊呼:“啊!是临江轴承团的陈董事长……”
  医院的病房门外挤着几十名记者,病房里围着众多亲友,昏迷不醒的陈国军躺在病床上在输液。
  车站码头卖报的小贩手举报纸高声呼喊:“快看,快看,我市发生特大新闻,临江轴承集团的董事长投江自杀……”
  一时清醒一时昏迷的陈国军在回忆往事。
  第一集:
  字幕:十年前。
  初冬的早晨,临江轴承厂门前彩旗飘扬,人涌如潮。陈国军正要为新建成的第三条生产线投产剪裁,秘书走过来伏在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陈国军把剪刀交给身边的副董事长张建功,让他负责剪彩,自己去市政府参加工业改革会议。
   市政府的会议上,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姜海民宣布了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因临江市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厂家多,空气污染严重,为了净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三年内将一大批重工业厂家迁出市区,临江轴承厂也在第一批迁出之内。
   听到市委的决定,陈国军真如当头挨了一棒,差点当场晕倒。因为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为了和世界接轨,让地方产品能打入世界,提高GDP数据,促进企业升级,市委市政府在一年前决定对全市的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临江轴承厂被列入重点,由市政府协调银行贷款十多亿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又新添了一条生产线,生产线还没投产,市政府朝令夕改,又让他们工厂整体搬迁。陈国军心头正像一团乱麻时,姜海民却点名让他表态,陈双喜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说了几句。
   政府一声令下,陈国军不敢不执行。他从市政府开会回来,实在不忍心给那些正在为新生产线投产而高兴的工人们泼冷水,车开到工厂大门口,就下了车,让司机把车开进厂里,一个人围着工厂徘徊。看到原来厂里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医院、商店,俱乐部等,赌物生情,使他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
第二集
   四十五年前的一天,全国先进刀具观摩大赛在北京举行,取得第一名的父亲刚刚领完奖,立刻接到厂里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他觉得自己的的刀具大赛冠军应该归功国家,随口就给起了个陈国军的名字。陈国军从小就是在大杂院里长大,那时候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不但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商场、医院、俱乐部,电影院。陈国军不但父母,连他的舅舅,姨妈等都是厂里的工人,工资虽从几十元,一百元涨到几百元,一千元,二十平米的房屋里住着老少三代八口人,厨房打铺,房顶吊床,吃的是窝头白菜汤,却过得无忧无虑,其乐融融。
   陈国军的父亲是老车床刀工,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第一颗原子弹、第一辆国产汽车都有他亲手制作的轴承。那时候的轴承厂设备极其简单,生产工艺也落后。凭着爱厂爱家的精神,领导和工人齐心协力,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一代辉煌。
  大院里的孩子们也和他们的家人一样非常敬重陈国军父亲这位老劳模,陈国军更为父亲感到骄傲,经常给小伙伴们讲父亲当年的故事。
第三集
   陈国军的父亲是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工人,其前身是沙俄的“中东铁路临时总工厂”,即“三十六棚铁路大厂”,他出生的那一天正是“哈尔滨保卫战”开战的第一天,奶奶刚刚生下父亲就遭到日本飞机轰炸,奶奶被炸死,爷爷抱着父亲四处躲藏。父亲刚刚出生,没有奶水,爷爷就抱着他四处讨要奶水,父亲是吃百家奶长大的,十三岁就跟着爷爷进了工厂当学徒,那时候正是日本侵占中国,日本自一九三五年从苏联手中收买了中东铁路,将厂名改为北满铁路哈尔滨铁道工厂,将各分厂改称为“职工场”。将中苏合办时的8小时工作制改为10小时,取消了原来的一切福利待遇。中国工人遭受大小工头和警护队的监视和欺压,克扣工资,挨打受骂,牛马不如。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该厂由中共新阳区委民运工作队接管,改名为东北铁路总局哈尔滨铁路工厂。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开展了“废铁翻身”、“献纳器材”、“死车复活”等活动。不但修复了大量客车和货车,还修造了大量枪支、大炮、炮弹壳和马刀等军工产品。1950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视察了哈铁路工厂。
  第四集
   父亲因为饱受旧社会苦难和折磨,解放后亲身体验到工人当家做主人,怀着对党和新社会的热爱,不但忘我工作,还拼命学习,钻研技术。当时厂里用的都是沙俄时期的老机器,老设备,后来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接管工厂又增添了一些新设备,苏联把工厂卖给日本后又换了一些日本机器。当时整个工业战线都在向革新能手王崇伦和马学礼学习,父亲也是车床刀工,就一边运用马学礼研制的先进技术,一边对厂里的老设备进行改造,先后被评为厂里,市里,省里,国家的劳动模范。
   后来厂里扩大,成立了轴承厂,专门生产火车轴承。父亲等人被分配到轴承厂,轴承厂因为是新建厂,厂址在松花江边荒草滩上,工人们自己建厂房,安设备,吃在工地,睡在工地,硬是靠人拉肩扛建起了工厂。
  
第五集
   陈国军父亲时代的国营工厂那是令人骄傲、向往的天堂,工人除了工作,吃喝拉撒睡什么都不用愁,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到俱乐部看戏,看电影,唱歌跳舞,打篮球,排球,足球,还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滑冰队。兄弟工厂还互相比赛。父亲和母亲就是在两个工厂滑冰队比赛时相识,相恋,结婚。
   父亲和母亲恋爱时是自行车的年代,父亲骑着厂里奖给的永久牌自行车驮着的母亲逛太阳岛,中央大街和索菲亚广场。
   父亲和母亲结婚也非常简单,厂里给分了一套二十平米的住房,每人做一套新衣服,买一套新被褥,工厂给举办的集体婚礼,唱歌跳舞,吃点糖果就结了婚。
   父亲是全国劳模,母亲是厂副食商店的售货员,在那个凭票供应的时代,三年困难时期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但他们却非常节俭,省下的粮油布票经常送给邻居。母亲为人又非常善良,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大院里的人买肉买菜没少占她的光,在大院里的人缘非常好。
   陈国军还有一个叔叔张国庆,是在日本侵占时期,爷爷在大街上拣的一个孤儿,父母都是被日本兵杀死,流落街头乞讨冻倒在爷爷家门口,爷爷把他背回家,认爷爷做了干爹,和父亲一起长大,后来也进了爷爷的工厂当学徒,解放后娶妻生子,分家另住,两家仍像亲兄弟一样互相来往。
   大院里还有两户受人尊重的人家,一户是轴承厂的厂长姜卫国,一户是工程师张立业。
   姜卫国是一个老八路军的团长,日本投降后从关内来到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后作为军代表接管了铁路工厂,后来当了副厂长,轴承厂和车辆厂分家后当了轴承厂的厂长。
  姜卫国因为是个老革命,为人豪爽仗义,没有官架子,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人非常拥护。
  张立业是在旧清华大学毕业,还出过留过洋,在日本时期的车辆厂就当技术员,因为他是轴承方面的专家,解放后改造利用,让他当了总工程师。
  张立业因为是旧社会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其父亲又是个资本家,和工人很少有共同语言。解放后又搞三反五反,他整天担惊受怕,小心翼翼,在大院里和人接触很少,显得很孤独。
  
第六集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大院里的和谐立刻被打破,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一个带头造反的人。他就是陈国军的叔叔张国庆,谁知文化大革命他却带头造起了爷爷和父亲的反。
  在大杂院和陈国军同龄有几十个孩子,和他最要好的只有两个。一个名叫张伟玲,父亲就是原来的工程师张立业,文化大革命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游街批斗时,脖子上挂砖头大哈腰时间过长晕倒,从行走的汽车上摔到地下当场死亡。另一个就是姜海民,他父亲就是厂里的原厂长姜卫国,姜海民从小勤奋好学,被誉为神童,三岁就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五岁画的八骏图夺得全市少年儿童绘画大赛一等奖。小学只念三年,初中念二年,高中念二年,十四岁上大学。
   张伟玲和姜海民的父亲一个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一个是走资派,文革时期都属于黑五类的后代,大院里的孩子王就是张国庆的儿子张文革,因为父亲是造反派,厂革委会主任,老子英雄儿好汉,他就带着小伙伴们经常欺负张伟玲和姜海民,陈国军这个劳模后代出于正义经常帮助他们。张伟玲和姜海民家住在对门,两个人就像亲兄妹一样,一起上学,一起做作业,有一点好吃的也分着吃。可姜海民长得单薄瘦弱,又胆小怕事,大杂院里的孩子欺负张伟玲他从不吱声,不是跑去找大人就是哭,楞头小子陈国军却总是挺身而出。随着年龄的长大,爱情的萌芽也在他们心中慢慢的萌发。张伟玲真正喜欢的是姜海民,对陈国军只是感激。
  第七集
  
 文革时陈国军的父亲也当了造反派的头头,他的队伍却和张国庆正相反,张国庆搞的是对干部批斗游街,陈国军的父亲却是保护那些干部。为了阻止对工厂的破坏,带着工人日夜守护在工厂,还和张国庆等人多次打斗,一名工人为保护工厂还被打死。陈国军的父亲在保护工厂的同时还带着工人坚持生产,还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制造了轴承。三结合时被选为厂革委会副主任,为了帮助那些被关进牛棚或下放到五七干校的老干部和科技人员,假装提审偷偷的给他们送吃的穿的,还把扔在家里的孩子都收养起来,家里成了孤儿院。
   党的三中全会后破乱反正,陈国军的父亲却因文革时期参加两派斗争被撤职,跟着他为保护工厂而被打死的工人也被定性为参加武斗,也被工厂取消补助,导致妻儿没有经济来源。为了澄清事实,洗刷不白之冤,陈国军父亲带着工人到处上访告状。
  
第八集
  党的三中全会之后,姜海民的父亲被平反落实政策,姜海民的父亲重新当上厂长,工资涨了,地位变了,家也都搬出了大杂院。大学开始招生后,姜海民被推荐上了大学少年班,张伟玲和陈国军仍在高中读书,张伟玲的母亲身体不好,家里的一切家务都得张伟玲自己干,陈国军就经常过来帮忙。高中毕业张伟玲为了照顾多病的母亲没有考大学而进厂当了工人,陈国军考上了大学。
  张文革因为从小受父亲打砸抢的影响,念书时就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文革后父亲被判了刑,他也就辍学回家,在社会上鬼混,并不断的找陈国军和张伟玲的麻烦。
  大学期间,姜海民因为年龄小不能照顾自己,同在一个学校的市委书记的女儿杨金凤就像一个老大姐关心照顾他。大学毕业姜海民又考上研究生,和杨金凤同在一个老师指导下学习,杨金凤对他的照顾更加周到,最后两个人同居。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此小品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专业代写剧本 |交易方式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信息

小品剧本交易QQ:870671008    剧本交易联系电话:13715619157